无法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某些自闭症在襁褓时即被发现玩自己的手脚、发呆、对人没反应也不喜欢人抱,眼晴不看人,甚至躲避视线的接触,不理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怕生人,没有明显分离焦虑,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主动寻求慰藉,外出时,自己走自己的,甚至不会回头找父母,不和别人一起玩,顶多只是跑跑跳跳而己。
目前康语在全国已设有金山、台江、晋安、鼓山、晋江、泉州、厦门、杭州、南京、武汉、重庆、南昌、合肥、成都、长沙、济南等49所直营分校的专业康复机构,总教学面积超过35000㎡,每日在训儿童3500余人,累计服务50000多个家庭来校康复训练,帮助近5941名特殊儿童顺利融入幼儿园或小学。
无论是在最近WHO发布的ICD-11还是在几年前发布的DSM-5中,都已经将语言障碍移出了自闭症的诊断标准,而刻板行为却仍为诊断标准之一。可见刻板行为的严重性。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都有刻板行为问题,他们刻板、一成不变、不知变通。他们常常用一种方式说话、做事、吃饭、甚至是玩耍。
但自闭症孩子的刻板真的叫人抓狂!所有的事情按照一个顺序发生,这中间如果“稍有偏差”,都会引发孩子强烈的情感冲突。情况严重的还有推搡父母发泄不满,有的甚至还会拿自己脑袋撞墙、咬自己等行为来表示自己的沮丧。
一个没有良好行为的孩子是最令人生厌的,所以对于孩子的刻板我们一定要干预,而且还要放到最重要的级别来干预!那么怎么才能干预孩子的刻板行为呢?
1、锻炼孩子
锻炼孩子接受生活中的种种变化的能力,这一点可以从提升孩子对于“得不到”的耐受力开始。等到孩子适应了这些小小的变化后,我们逐渐延长切入变化的时间,孩子应对变化的能力也会相应得以提高。
2、提高孩子学习能力
随着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让他从原有的能力进阶到更高的水平,他的表现会像更大的孩子,那些幼稚无趣的行为就会自然减少。
3、从一到多
孩子在生活中通常会有多个刻板行为。父母要做的不是所有行为一把抓,而是从攻克一个刻板行为开始,待孩子的接受性、弹性增强之后,逐渐过渡到干预多个甚至是全部刻板行为。
在干预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接触到生活中的变化,从最初被迫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到逐渐适应所有意料之外的安排。随着孩子应对变化能力的提升,越干预越容易。
4、尽量让孩子有事可做
将孩子的时间都安排起来,减少孩子无事可做的时间,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孩子没有时间去做所谓的刻板行为,同时将这些碎片时间很好的利用起来,可以用来训练孩子的配合和一些能力的提高。
5、用孩子喜欢的事情来代替
有些行为,确实不雅甚至危险,最好能在行为发生前就将其代替掉。如有些孩子喜欢抓人眼镜,当有带眼镜的人出现时,要在孩子注意到眼镜前,就先安排他去玩喜欢的玩具,或者看喜欢的图书等,让他忘记“抓眼镜”这回事。
6、预防大于干预
自闭症孩子的干预之所以是全生命周期的,就在于他们的各种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千万别以为把目前孩子的刻板行为“矫正”好了,孩子就再也不会出现刻板问题了。一定要随时注意孩子是否有新的刻板行为出现,以便在刻板还没有严惩之时就及时预防与干预,把所有问题都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最省时、省力、省情绪的。
对待孩子的刻板行为,父母一定要及时干预,而且不能让步,一旦让步,将来可能会不可收拾!
1、康语教育(专业有实力)
2、优佳加感统(全方位一体化)
3、东方司乐(多年教学经验)
4、金博智慧
5、睦恩教育
6、星空半步康复
7、六月花康复
8、七色光康复
9、东方启音
10、小海龟教育
康复机构很多,众说纷纭,每个人实际情况也不一样,以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建议您根据需求对机构进行详细了解对比,选出合适的机构。
自闭症孩子出现重复性行为或有固定特殊的玩法,无法玩有规则的游戏,另外也会出现咬,舔,撕,丢,闻东西,或是触摸某些物品,斜眼看物,凝视反光、霓红灯或旋转物,除玩法固定外,也会有固定化、仪式化的现象,自闭症儿童自从1943年公布世界以来,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也更加关注地去研究它,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在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并且随着发育,不同年龄也有不同表现,自闭症不同于儿童期精神疾病以及发育障碍。
版权所有 畅学无忧 © chang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00969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