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年的过度时期,常常被戏称为“疾风暴雨期”和“亲子关系危机期”。在此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发育迅速。生理上的成熟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也希望能够获得和成人一样的权利,无比渴望*、脱离父母的控制。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自我控制能力弱,理性思考匮乏,还只是个内心住着孩子的半成熟状态的成人。
1、青少年叛逆特训学校
2、华力青少年教育
3、启思教育
4、明德教育
5、玉蓝教育
6、德馨教育
7、兴华励志
8、和谐心理素质教育
9、雷鹰教育
10、战龙教育基地
以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机构很多,众说纷纭,每个人实际情况也不一样,建议您根据需求对机构进行详细了解对比,选出合适的机构。
1、教育模式:陪伴式教育、军事化管理、贫困山区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心理辅导、国学教育、才艺培养、理想与职业规划教育。招生要求:8岁以上青少年 ,身体健康(无遗传病,传染病等)智力正常, 无犯罪记录,无吸食毒品记录;管理模式:封闭式管理, 军事化管理,小班制教学与大课形式结合;教育特色:理论与实践结合,贫困山区生活的深入体验,因材施教、感化、转化教育,关爱与强化训练相结合课程设置:行为习惯训练、心态健康教育、道德法制教育、文化教育教学、业余时间为学员提供琴棋书画、国学、手工艺课程的学习,文化课辅导式结合;跟进教育: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不定期进行跟进回访,避免反弹。
2、是较早的一家针对特殊青少年群体实行特殊教育的全日制培训学校,是经有关部门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的有关精神指导下,为帮助存在早恋、厌学、叛逆、亲情淡漠等问题的学生回归良好而成立的教育机构。已有10年的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帮助众多叛逆孩子重返校园,回归正常的生活,开启美好人生。
3、致力于帮助孩子存在判逆、逃学厌学、早恋、沉迷网络、自闭,夜不归宿、小偷小摸等青少年在短时间内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确立正确的三观;学校采用3+1教育体系即:身心健康引导、行为矫正、品格塑造加文化辅导为一体。采取军事化、全封闭管理,教学资质齐备,教育设施齐全,专业性强,专业师资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倡导“和谐式教育”理念,坚持“先接纳(适应)、再辅导(针对性解决)、后培养(培养良好习惯与以前缺点形成互补以达到和谐状态)”原则,实现“以心理辅导与行为习惯训练为龙头,以国学教育、亲情教育与感恩励志教育为补充,推动学员成人成才为目标”的办学宗旨,分阶段、按流程对学员进行个性化辅导教学。
1、坚持零体罚,从细节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军营式生活,内务整理、生活方面学会自理自立,高标准的要求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孩子到校后,心理老师为孩子开设有一对一心理疏导,找到问题根源,对症下药,定制矫正方案。
2、课程丰富,多样化教学,确保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化课小班制管理模式,因材施教,保障学习效果;禁止教官打骂体罚孩子,全方位引导教育,对症下药。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家长通过app随时可以看到孩子在校画面,邀请家长监督教学。
3、孩子到校后,专业心理老师为孩子开设有一对一心理疏导,从源头上解决少年的叛逆网瘾问题,对症下药;定期开设家长座谈会,家校联动,教会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助力孩子蜕变。
青春期14岁的儿子能叛逆到动手打父母该怎么办
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办,我14岁的儿子叛逆到动手打我,该怎么办呢?
有家长很无奈地问道:我14岁的儿子青春期叛逆,已经到了动手打我的地步了!我该怎么办呢?
看到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很震惊!这句话既体现了一个家长的无奈,也说明了一个家庭教育的失败!
14岁的儿子能叛逆到动手打父母,这反映了这个孩子从小就缺乏教育和引导。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树立基本的规则意识,没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长大了也基本上没有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更没有敬畏意识。他不懂得尊重他人,也谈不上体谅和包容别人了。
如果儿子只是被父母不当的言行给激怒了,而导致青春期一时的冲动行为,这还好处理一点。如若不然,此时的教育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14岁的儿子能叛逆到动手打父母,而父母还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真的是家庭教育的悲哀!这更反映了父母平常教子无方,不懂得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与引导。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此时的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冷静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只有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尽力弥补,真正的缓和亲子关系,解决亲子矛盾。
其次,寻找恰当的时机和方式,与儿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切记,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父母要能够主动向儿子承认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搭建起良好沟通的桥梁,一步步引导儿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最后,以身作则,共同约定言行规范。为了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父母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孩子的表率,和孩子一道约定共同遵守的言行规范,既约束自己,也约束其他的家庭成员,以此逐步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正去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或者问题。
结束语:孩子的问题,真的很多时候都主要是父母的问题。既然问题已然发生,父母再无奈,再难受,也要坚强面对,思考对策,解决矛盾,尽力避免问题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或者酿成更严重的后果,让自己后悔莫及!
版权所有 畅学无忧 © chang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00969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