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1.养志教育(专业靠谱)
2.心种子教育(大品牌)
3.怡爱青少年教育(老师专业负责)
4.穗华心教育(口碑不错)
5.护航教育(覆盖区域广)
6.爱德思睿
7.李锋教育
8.范达教育
9.启德教育
10.知恩教育
以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请多了解多对比。
尊重学生个性,多元化培养学生。针对每个有差异性的孩子实施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多元化的,无差别的教育和培养;激发孩子的兴趣、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孩子独特的个性特质得以肯定和发展;建立孩子自信心,逐步改善孩子的心理状态,化解不良情绪、保护生命;进行有必要的保护性的挫折教育,最终使孩子懂得“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的道理。
太多家长不理解,明明现在孩子衣食无忧,不愁吃穿,为什么他们会抑郁?他们到底在焦虑什么?压力大的明明是我们成年人。
想起咱们学生时代,那会我们可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我个人觉着跟社会发展太快脱离不了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
现在孩子的童年阶段,最大的矛盾是孩子的童心和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焦虑。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他们没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初中阶段,刚刚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和成绩排名的社会分层雏形产生矛盾,家长焦虑“一步没跟上,再也跟不上”。
高中阶段,孩子的三观已经形成,青少年的梦想追求和成人世界的功利目的就可能产生冲突,现在家长的经验,明显不够应付孩子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了。
很多原因都会引起青少年出现抑郁症,首先就是遗传因素,比如父母双方或者是单方存在有抑郁症,孩子出现抑郁症的几率就会明显提高。尤其是女性,如果本来有产后抑郁,抑郁会慢慢的沉积,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出现抑郁的几率也会明显增高。除了遗传原因之外,青少年的压力过大,比如生活以及学习方面存在有比较大的压力,也会引起抑郁。
版权所有 畅学无忧 © chang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00969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