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华教育
2、范达教育
3、启德教育
4、正苗启德教育
5、穗华心教育
6、怡爱青少年
7、大正教育
8、明朗教育
9、龙晟教育
10、众德教育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分先后,机构选择需酌情慎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叛逆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自我中心主义,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和观点。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对外界的事物失去兴趣,不愿意和人交流。例如,他们可能会不和老师、同学沟通,也不和父母进行沟通。
法人代表、校长具有全日制本科教育的汉语、法律双学历,华师大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学历,曾在*司法警察学院学习过犯罪心理学。对教育教学、法治道德教育,及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疏导,具有特殊的研究和认知。2004 年以来,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模式,先后对3800 名问题孩子进行综合性的行为干预和教育转化,98%的问题孩子去掉了问题标签,回归了社会。
溺爱的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办?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层面的问题关注度越来越大,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来说,青春期叛逆应该是人生在这一阶段最突出的心理现象。每一个人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对于现在已为人父母的中年人可以好好回想一下当年自己在青春期时的.思想状况。
这样对于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自己孩子的青春期叛逆问题有很大的帮助。青春期叛逆心理多发生在十五、六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不管以前是多么温顺听话,在这一时期都会像变了一个人,对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抵抗、叛逆的情绪。尤其是对于家长。
每个人在成长的各个不同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到了青春期后,人的思维会由以前的形象思维想抽象思维转变,这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处处要体现出“自我”的存在,以至于表现出来和家长、和老师以及全社会对着干的强烈的抵抗情绪。
对于处在青春期叛逆阶段的孩子,家长的正确引导是非常关键的,如果采用了错误的处理方式,会使孩子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所以,这个阶段,家长应该多一些时间陪陪孩子,像朋友一样的倾听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作为平等地位来商量家中的一些事情,如果实在是工作太忙,则应该和孩子打招呼,取得孩子们的理解。多培养和孩子的共同爱好,做孩子的朋友,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版权所有 畅学无忧 © chang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00969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