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德思睿(老师专业负责)
2、善聆教育(口碑不错)
3、桂西利仁(覆盖区域广)
4、清直教育(整体评价好)
5、关兴教育(教学质量好)
6、战龙教育基地
7、新叶教育
8、明朗教育
9、穗华心教育
10、青少年学校
以上这些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1、爱德思睿为保证教学质量,避免孩子受到交叉感染。首先,学校在生源的选择上十分慎重,拒收率很高;其次,孩子入校后根据孩子的思想、品行等问题严重程度分相应班级,各班级在学习和生活中互不接触;第三 ,全天24小时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在保证孩子安全同时确保避免交叉感染。
2、爱德思睿为给家长承诺培训效果,学员入校后双方签订合同,如孩子毕业后出现反弹情况,学校会负责再次培训。 招生对象:年龄10至18周岁、身体健康、精神智力正常、无严重*倾向、无违法犯罪记录的青少年。
3、爱德思睿招生对象:1、厌学叛逆、离家出走、花钱无度、奢侈消费、对抗父母的孩子;2、有早恋行为、已经影响到其学习和人生成长的孩子;3、自卑自闭、内心脆弱敏感、对于压抑和痛苦之中封闭、逃避的孩子。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武汉某中学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单亲家庭孩子的叛逆行为发生率高达45%,远高于普通家庭的28%。这些孩子并非"天生反骨",他们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渴望被关注的内心呐喊
15岁的小雨(化名)是武汉某重点中学的学生,父母离异后跟着母亲生活。近期多次逃课、顶撞老师的行为让班主任十分头疼。"她总说没人理解她,其实每次家长会,她都会偷偷看教室门口。"心理咨询师李老师发现,小雨的"叛逆"行为总是发生在母亲连续加班的日子。
安全感缺失的补偿行为
心理咨询专家王教授指出:"单亲孩子容易产生'被抛弃焦虑',有的用乖张行为测试家长的爱,有的则通过'早恋'寻找情感依托。"在江岸区某初中,一个总打架的男生在咨询中坦言:"我想证明自己够强大,这样爸爸就不会不要我了。"
身份认同的迷茫
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的数据显示,62%的单亲孩子存在"家庭角色错位"现象。有的被迫成为"小大人"照顾家长情绪,有的则刻意模仿离开的父母。武昌区一位初中老师分享:"班里有个女孩突然开始抽烟,后来才知道是在模仿她很少见面的父亲。"
需要特别注意的三个细节
1.反常行为的规律性:注意孩子情绪波动是否与探视时间、家长工作周期有关
2.对特定话题的敏感:当谈论"家庭"、"父母"等话题时的异常反应
3.社交圈的变化:突然结交年长朋友或加入小团体可能是寻求归属感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刘教授建议:"与其急着纠正行为,不如每天留出15分钟专注倾听。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没有因为家庭结构改变而减少。"武汉多个社区现已开设"单亲家长学堂",教家长用"非*沟通"等方式重建亲子信任。
1、人际交往类冲突:孩子的交友问题到了青春期很多父母开始极度关注,青春期的同伴交往对于孩子成长重要。家长是怕孩子遇到不好的同伴影响了他,而孩子看中的是友谊和一些共同价值观的部分,基于这个亲子矛盾和冲突会增多。同时,孩子开始对老师有挑剔,很多家长观念是不能得罪老师,不能影响师生关系于是对孩子说教打压。
2、很多父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缺少上进心,但其实没有孩子不想成为好学生、取得好成绩,他们只是缺少正确的方法;频繁的考试成绩不如意加上家长的指责让他们越发在学习上的挫败感。家长觉得孩子学习成绩好的标准是应该超过“隔壁家孩子”,而孩子则认为“我只要比上次有进步就好”;还有,孩子想玩30分钟的游戏,但妈妈觉得可以玩20分钟。
3、家长干预过多,家长认为孩子放学回家应该是立刻写作业,而孩子认为回到家应该先玩一会儿;家长原本答应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玩了,但看到孩子真的如此,就通过布置额外学习任务进行干预,等等。亲子之间“常规战争”爆发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双方都站在各自的角度看待事情。尤其对于处于强势地位的父母,容易抱着固有观念,忽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导致对孩子的理解不够。
版权所有 畅学无忧 © chang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00969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