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撰写贴合目标,提前了解学校专业或导师风格,将自己的简历内容与之靠拢。投其所好是人类社会的“万能法则”,但是不能为了靠近而显得趋炎附势,强拉因果详略得当,简历最好不超过一页纸,重在突出优势,埋下提问伏笔,而非堆砌经历。优势 ≠ 讲述故事,优势 = 能力。主次分明,也证明了你的逻辑思维好,读研的必备素质。
1、启航教育
2、金程考研
3、社科赛斯
4、顶程考研
5、海天考研
6、盐趣考研
7、新文道考研
8、学信考研
9、文缘教育
10、恒源考研
以上这些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1、考研选择院校——985或者211或者普通院校:1、认识自己,在决定考研时,先问问自己的考研动机是什么、兴趣在哪里,然后将兴趣和考研联系在一起,再去寻找哪些院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加之半年的复习,根据自己能够达到的分数水平,挑选有望考到学校。
2、学校和专业就在那里,而适不适合你,才是最关键的思考点;2、衡量自身情况与院校的结合点,全*有多少所院校符合你专业选择的要求?你的能力适合冲击哪个层级的院校?这个层级的几所院校是否符合你的期待值?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你的目标专业是否是这些院校的重点专业?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考生谨慎考虑的,研究生时期的专业很有可能影响你未来的职业生涯。
3、观察状况,遥想未来,对于不跨专业跨院校或者“三跨”的考生来说,地域问题同样是择校需要考虑的一方面,有必要看一看院校的所在地是否符合自己今后长远的发展需求,很多人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会继续留在读研的那座城市打拼,而那座城市和家的距离、和自己职业生涯走向的规划是否存在冲突同样需要考生们慎重思考。
1、考研复试时,简历撰写要把握整体思路,要展现优势,让老师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你的学习经历、科研经历以及其中所凸显的个人优势和特色。要掌握复试节奏,将面试内容集中在简历上,引导老师针对简历上的内容提问,提前准备、着重复习。要突出态度,多数学校不会明确要求学生制作简历,但是一份简洁且内容丰富的经历可以增加面试老师的好感度。
2、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复试。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复试不通过不予录取,但是在复试前,这些事项你要了解准备。达到*复试线,包括总分和单科分数线。进入一志愿复试条件连续达到*线-学校线-学院线-专业线-研究方向线。
3、跨专业考研现在已经是常见的一种现象,毕竟研究生的专业基本定位了未来自己的发展方向,有的专业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有一部分专业是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是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否则难以考上研,即使侥幸考上,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是一场噩梦,这样跨专业考研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版权所有 畅学无忧 © chang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00969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