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1.善一教育
2.纽特教育
3.至善教育
4.启航教育
5.启德教育
6.战龙特训教育
7.强望特训教育
8.龙剑矫正基地
9.博智教育
10.杰龙教育
以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请多了解多对比。
在传统认知中,"学霸"往往是乖巧、自律的代名词,但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科近期发布的案例报告却颠覆了这一印象——高智商孩子的反叛期可能来得更猛烈,表现形式也更为复杂。
高智商不等于高情商
*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敏在分析杭州某重点中学案例时指出:"这些孩子的叛逆往往始于认知失调。当他们的智力水平远超心理成熟度时,会产生'世界应该按照我的逻辑运转'的错觉。"一位拒绝参加高考的杭二中学生就曾质问家长:"既然量子物理证明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标准化考试的意义何在?"
反叛期的三种特殊表现
1.价值体系对抗:浙大附中曾出现学生用博弈论数学模型论证校规不合理性
2.存在主义焦虑:15岁掌握四门语言的男孩突然质疑"学习的终极意义"
3.精密型反抗:有学生设计算法自动完成作业,把时间用于研发App
杭州学校的应对创新
学军中学推出的"思维健身房"项目颇具参考价值:通过哲学辩论、AI编程等挑战性活动,将叛逆能量转化为创造动能。该校心理教师李芳介绍:"我们允许他们解构规则,但必须用可执行的改进方案来替代。"
这场关于精英教育的新思考正在引发讨论:当孩子的智商跑赢情商发育时,或许我们需要的是更宽容的"叛逆缓冲区",而非简单的行为矫正。正如杭州某重点小学校长所言:"真正的教育,应该为每一种天赋提供生长的可能性。"
版权所有 畅学无忧 © chang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00969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